
▲近日,位于四川成都崇州市的數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,吸引游客前來踏春觀光 新華社發
昨日,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“城鄉融合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,對我省今年“發揮縣域聯動城鄉經濟的重要作用,促進城鄉融合發展”相關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解讀。
據省發改委總規劃師韓斌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,西昌、簡陽、彭州、射洪先后躋身全國百強縣,2022年13個區入圍全國百強區,入圍總數居全國第四、西部第一,還有37個縣(市)入圍中國西部百強縣、入圍總數蟬聯西部第一,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。下一步,我省還將緊緊圍繞把縣域打造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橋頭堡,重點抓好培育縣域優勢特色產業、增強縣城輻射帶動能力、推進小城鎮差異化發展等工作。
打造鄉村“微度假”旅游目的地
四川是中國農家樂的發源地,鄉村旅游起步早、發展快。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,截至目前,全省有鄉村旅游景點1363處,其中國家A級旅游景區462處,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5個,省級320個,有天府旅游名鎮60個、名村60個,發展各類經營戶5.3萬余戶,上百萬群眾從鄉村旅游中得到收益。
下一步,我省將加快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,實施《天府度假鄉村實施導則》打造獨具四川特色的鄉村“微度假”旅游目的地,推出一批高品質的“天府度假鄉村”; 創建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,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知名民宿品牌;建設一批基層文化旅游服務中心,打造一批非遺特色村鎮和非遺旅游體驗基地,創建一批“天府鄉村大舞臺”;加快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骨干企業;實施鄉村旅游人才培養“百千萬”工程,加快培育鄉村旅游領軍型、帶頭型、技能型三支人才隊伍。
培育縣域經濟強縣、強區
縣域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底部基礎。過去3年,我省堅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,把全省183個縣(市、區)劃分為城市主城區、重點開發區、農產品主產區、重點生態功能區4類,首批58個省級百強中心鎮已考核命名;研究出臺了有關爭創全國百強縣百強區的政策措施;研究制定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考評辦法……系列舉措推動我省全國百強縣取得了突破、全國百強區優勢繼續拓展。
下一步,我省將以爭創全國百強區縣為引領,深入推進省級強縣強區培育、先進縣爭創指導工作,探索推進先發地區帶后發地區結對發展,培育壯大縣域經濟發展梯隊;統籌實施“百億強企”提升行動和中小企業“育苗壯干”梯度培育計劃,推動形成一批龍頭企業;推動縣城有機更新,促進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鄉村延伸覆蓋,增強縣城輻射帶動作用;開展民營經濟營商環境提升行動、全省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示范縣創建活動。今年,我省還將召開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,謀劃部署新時代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工作。
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樣板
成都西部片區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,按照“替國家試制度、為成都謀發展”的基本要求,緊鑼密鼓推進試驗區建設。據悉,目前,試驗區已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,省級農業科技園區6個。截至2022年底,試驗區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352宗,成交面積3528畝,成交金額28.62億元。試驗區8個區(市)縣成為中西部地區農業保險品種最多、覆蓋面最廣、保障水平最高的區域。行政村(社區)光纖通達率達100%,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.4%,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95.1%,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%。農村教育、醫療、社保等“七有兩保障”九大類25小類104項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城鄉制度并軌、標準統一。
記者了解到,下一步成都市將做優做強郊區新城公園城市鄉村表達,把試驗區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樣板。
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泳 實習記者 趙珊